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任海霞摄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眼病。
一般在30岁前发病,到病程晚期因黄斑受累视力严重受损而失明,目前临床上没有有效治疗手段。
3月17日,从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筹)(以下简称干细胞创新院)传来消息:中科院启动了“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研究项目,希望通过干细胞技术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带来福音。
与干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项目同时启动的还有干细胞治疗卵巢功能不全及中重度宫腔粘连两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
由於干细胞可用於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际上多国竞相开展前沿研究。
干细胞创新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周琪说,干细胞创新院率先启动了中国首批经国家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建立了中国首家临床级干细胞库,並推动中国干细胞领域研究的规範化和標准化,於2017年发布了中国首个干细胞通用標准,今年又发布了中国首个胚胎干细胞的產品標准。
“干细胞领域是国际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关键领域,研究人员要以积极和审慎的態度开展相关创新工作,並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主导作用。”
参加启动仪式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如是说。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內已有4批35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经国家卫健委和药监局备案。
中科院主导推动了10项,其中治疗帕金森病、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半月板损伤等7项干细胞临床研究是世界上基於人胚干细胞分化细胞开展的最为系统的临床研究,有些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